★★★ 中国社会化第三方评价机构 ★★★

中国实践推动全球职业教育理念创新发展

65

发布:2025-03-18 北京中高教

  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发布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天津共识——32国部长宣言》(以下简称《天津共识》)提出共同理念:面对当前技术革新、产业升级和劳动力市场变革的趋势,各国应致力于构建更密切、更公平、更包容、更可持续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并不断加强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这一理念是国际职业教育发展共识的集中体现。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与《天津共识》的共同理念高度契合。

  密切协同是职业教育的制胜法宝

  中国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立足区域内产业布局和企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行业、企业等用人主体与职业学校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形成了院校紧密对接省域发展需求、集群服务国家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的结构布局,为中国产业结构性转型升级、中国企业解决一线生产问题提供急需的技能人才和技术服务。职业学校毕业生成为城镇新增劳动力和一流产业技术工人的重要来源,学生满意度、家长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均超过90%。

  公平是职业教育的核心追求

  中国坚持加大投入,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平等参与职业教育,坚持职业教育的公益属性,公办职业教育规模始终保持主体地位,极大地保障了每个人公平享有职业教育的权利。同时,通过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和专业人才培养、开展职业教育东西协作对口支援、协助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扩大“一老一小”相关专业布点和人才培养规模、扩大优质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在城乡的覆盖率等,在促进就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等方面持续发挥作用。

  包容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

  中国职业教育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面修订专业目录,一体化设计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不同层次的专业结构和对应关系,目录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目录专业结构与三次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及发展趋势基本匹配。职业学校以国家教学标准为基础,综合区域发展需求、办学特色和专业实际,自主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灵活采用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辅导等差异化教学方式,让不同禀赋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形式。同时,中国支持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和职业启蒙教育,健全高中阶段和本科阶段的融通模式,实现职业教育纵向贯通,与普通教育横向融通,为学生多次选择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提供机会和载体。

  可持续性是职业教育的时代要求

  中国职业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以教学改革、“双师型”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等内涵建设为抓手,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和素养要求,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建立健全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制度化联系机制,以真实生产情境培养学生的实战本领和适应能力,支持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有关领域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证书;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支持开展补贴性培训,扩大面向职工、就业重点群体和贫困劳动力的培训规模,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探索建立适合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评价体系,以评价改革助推学生发展,持续畅通技能人才成长渠道,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认可度。

  国际合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中国学习借鉴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职业教育先进办学经验,博采众长,结合中国实践形成自身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办学经验。同时,中国职业教育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主动分享中国职教方案,推动构建国际职业教育标准框架,凝聚职业教育发展共识,参与全球职业教育治理,携手各国共同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作者:郑坚系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证书查询 - 互联网学院 - 产教融合委员会 - 考务中心 - 战略合作单位

    京ICP备2025111793号-1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2649号服务电话:17801157863
    中高教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办邮箱:1132185886@qq.com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韩路天丰苑B区2-1-08室
    版权所有 © 2025 中高教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所刊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