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高教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是经国家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组织机构,以全国中高职院校与企业相融合的专业技能人才职业能力评价、技能等级测评为主要工作,立足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各方面专业人才,打造正规化、科技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北京中高教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科学性、公平性、开放性、共线性”的推广运营模式,通过进行系统的培训师、教练员、考评员培训,为会员单位提供能力测评。依据测评标准对参加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进行评比、认定,是检验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普及社会体育和艺术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中心自成立以来,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响应国家号召,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认可。
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68号)文件精神: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依据市场需求自行开展能力水平评价活动,将原有的技能人员水平评价职业资格由政府认定的模式改为实行社会化等级认定,接受市场和社会的认可与检验,技能水平评价主体由政府转为企业和第三方机构。
深化“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引导推进行业自律,更好地发挥行业组织和第三方专家组织作用,不再由政府或其授权的单位认定发证,经批准许可备案的相关社会组织或用人单位按标准依规范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颁发证书。在这个大背景下,北京中高教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根据社会需求开展的能力水平评价活动和人力资源培训,是以推动技能素质测评行业稳步发展为主要目标,并致力于为人才培训行业搭建广阔专业的平台。评价结果作为社会体系内参与评价的主要依据,证明达到了相应的技术能力水平。
中高教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营业务与优势
一、我们定位:
中国社会化第三方鉴定机构
“鉴”真正技术”定”合格人才
二、经营模式:
源头项目颁发授权全国招商可设运营中心可设考试站
三、我们的理想:
为中国职业教育赋能,为中国社会、企业鉴定优秀的技术人才,促进乡村振兴。
四、十大优势:
1.本鉴定中心证书根据社会企业院校需求,设定了两个版本,分别是紫色的产教融合版本,适合院校、教育机构使用。紫色借鉴最高学府清华大学校徽颜色,代表我们鉴定中心向往的理想和高度。另外一个是大红色,红色可以点燃持之以恒的信心,和对工作的高度热情和追求。
2.成立产教融合委员会
融合全国优质企业,优质院校,根据各方需求,制定交流学习方案,实现人才企业无缝对接。
3.成立互联网学院
拥有275种课程,基本覆盖各类工种需求,学生、老师随时随地,利用琐碎时间通过终端学习,获得技能提升,根据社会各类业态人员工作,生活学习的需求,创立互联网学院,打造没有围墙的教育。服务社会。
4.制定行业标准
根据社会发展,企业行业进化,优化岗位标准,开发新岗位,为企业定制工种。
5.毕业生生预就业计划培训基地
根据企业需求,订单培养,真正实现高薪.精准.体面就业。实现院校与企业无缝对接。促进学生就业。
6.全国中高教师资培训基地
成立全国中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基地,提升院校师资团队建设。为中国职业教育赋能。
7.课程设备研发中心
根据中高职院校发展需求,研发定制新型教学设备,开发配套教学课程,教材,实现生产型教学模式,让学习更直观,教学便捷。为中国职业教育赋能。
8.农民工再就业计划培训基地
根据市场企业需求,以高薪就业、体面就业、就近就业为主导,进行技能培训考试发证,精准就业。促进社会稳定,促进乡村振兴。
9.大国工匠“助长计划”
所有考证人员,通过培训学习考试,获得初级证者,本行业工作2年,可晋升中级证,持有中级证者,本行业工作2年,可晋升高级证,持有高级证者本行业工作4年,可晋升二级技师证,持有二级技师证3年以上可晋升一级技师。具有一级技师证者,可申请进入我中心,大国工匠专家人才库,颁发大国工匠专家、教授、荣誉证书。为全国企业中高职院校培养专业精英。
10.大国工匠专家教授人才库
我们汇聚全国大批各个领域行业精英进入我中心人才库,具有十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和实战技能。为院校创建提质出谋划策,为企业人才需求精准培养,为中国各个领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欢迎全国中高职院校、职教集团、机构、个人、企业,合作洽谈。
15227937800刘老师
京ICP备2025111793号-1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2649号服务电话:17801157863
中高教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办邮箱:1132185886@qq.com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韩路天丰苑B区2-1-08室
版权所有 © 2025 中高教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所刊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